康志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兼人工智能高级翻译与传播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定特邀评审专家。国家社科项目盲审专家。国家博士后基金评委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硕博学位论文盲审专家。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传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教育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集刊《翻译研究与教学》主编。
获部级奖项2项,卡西欧奖等10项。担任上海市级重点课程英语口译和复旦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主持国家项目2项、省部级研究项目等10余项。在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等国际期刊,《上海翻译》《翻译研究与教学》等国内外CSSCI和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访问过70个国家,曾为多家国内外单位做过同声传译、谈判口译以及联络陪同口译等千余场。
报告摘要: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翻译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催生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向度。本研究旨在探讨AI赋能下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型。在理论层面,传统翻译理论面临重构,需重新审视译者主体性、翻译伦理与文本“意义”的本质,人机协同的智慧生成成为核心议题。在实践层面,神经机器翻译与大型语言模型极大提升了翻译效率,驱动实践模式从纯粹的人工翻译向“译后编辑”、人机交互与质量智能评估等多元化形态演进。未来的翻译研究应聚焦于人机智能的深度融合,探索构建新型翻译批评标准与人才培养体系,以应对数智时代的新挑战与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