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技术介绍 (详细说明技术难题的应用领域,水平等级、突破难点以及需请专家支持或解决的问题)应用长春市第三期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施工领域,解决严寒地区地铁工程高耐久性、高抗渗性技术,使工程使用年限达到百年要求;解决区域优惠政策相对少,距离消费市场较远,缺乏平台不利于科技项目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解决技术推广应用范围及力度不强问题;解决企业高端人才少,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弱问题。需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技术参数与相关指标描述"(1)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集料、外加剂、拌和水等) 中引入的水溶氯离子总量,一类环境下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3%;二 a类环境下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2%;二b环境下应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15%;(2)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3)单位体积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4)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单位体积含碱量(水溶碱,等效Na/2O当量)不应超过3kg/m3;(5)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等级等其它耐久性指标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胶凝材料的总用量和水泥的用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260kg/m3, 胶凝材料总体用量(水泥和掺合料)不应少于300kg/m3;(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以及JTS202《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7)强度指标优于设计指标,抗渗指标≥P12,耐久性达到100年设计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