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赛赛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大工赛赛事流程图
(一)注册报名须知
1. 网上报名、获取参赛编号并生成报名表
2024年6月22日—7月30日,所有参赛者登录大工赛官方网站在线注册报名。填写相关资料并由系统自动生成报名表。确认信息无误后于网站页面自行下载打印报名表,由参赛小组成员全体签字后送交学校教务处加盖公章,各校汇总报名表后统一报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备案。
报名表生成的同时每件报名作品将获得系统自动生成的以07开头的8位或9位参赛编号*,该编号为作品的身份信息,用于各阶段评审工作。每名参赛者作为第一作者提交的作品数不得超过3件;每件参赛作品的作者不得超过5名,指导教师原则上不得超过2名。
2. 网上提交电子版作品(用于国赛)
获得参赛编号后,根据大工赛官网提交资料的要求,由参赛者自行上传至国赛官网。
(1)平面图版。参赛者将参赛作品相关内容(设计草图、设计说明、预想图、模型照片等)合理编辑为一张纵向版面(尺寸1089mm×841mm,jpg格式,精度150dpi,文件大小不超过5M),图片上传至大工赛官网报名系统后将自动生成带有作品报名信息的参赛展板。参赛者可以在报名系统自行下载该展板。展版可用于作品展示,用于评审的参赛展板需要去除参赛院校和作者信息。
(2)单独的作品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模板请于大工赛官网下载。如该作品已申请专利或投产,可在此项提供相关的专利及版权证明文件。
(3)曾推荐参加往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的作品不允许报名参加此次大赛。
3. 吉林大工赛参赛作品
本届吉林大工赛要求各参赛者对参赛的作品质量、内容以及作品文件命名等要严格遵守要求,因不符规范要求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参赛者本人负责。
参赛者的参赛作品一律是电子版的,每个参赛者须提供2个文件:设计说明和作品展板。
(1)单独的作品设计说明。设计说明模板请于大工赛国赛官网下载。如该作品已申请专利或投产,可在此项提供相关的专利及版权证明文件。
(2)作品展板。参加省赛作品展板与国赛展版要求基本一致,但有个别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具体修改事项如下:
1)作品展板文件名称以报名时获得的以07开头的参赛编号命名,例如:07B12345;
2)展板标题栏只保留参赛编号及作品名称,不得出现任何影响公平评审的信息,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整张展板中不得出现校院和参赛者相关信息);
3)请参赛者对JPG文件进行适当压缩。作品展板文件大小控制在5M以内,150DPI。
(3)各协办单位将参赛者的参赛作品汇总后,以协办单位命名为文件压缩包,发送到组委会指定邮箱。压缩包内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文件压缩包结构图
(4)被推荐参加国赛的(复评)作品,将会根据国赛组委会的要求补充相应的资料,请参赛高校和参赛者做好相应的准备。
(5)曾推荐参加往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的作品不允许报名参加此次大赛。
(二)寄送参赛作品须知
1.参赛要求:经过吉林大工赛评审、推荐参加国赛复评的作品,由“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复评委员会”进行评审,全国评选出约300件进入终评评审。所有参加国赛终评评审的作品需制作实物(模型或首版),无实物作品需提供视频并刻录光盘。原则上由吉林赛区竞赛承办单位统一组织并承担作品往返运输费,按大工赛组委会通知要求寄送至总赛区组委会。没有实物或视频的参赛作品不得参加全国大赛的终评和展览。
2.提交实物或模型:参赛分类为A、C、D、E类作品须提供实物或模型。实物模型为衡量概念设计可行性的重要标准,实物或模型质量需符合展览展示标准,能体现该产品的使用功能。
3.提交视频文件:参赛分类为B服务与系统类别的作品,必须提交参赛作品的1分钟视频说明。该视频为设计作品的介绍、使用流程或场景的表现等将作为评审参考,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其他类别作品可视展示需要及实物模型情况加上本项内容,不做强制要求。
4.入围大工赛全国总赛区终评的作品,根据组委会通知要求提供参评参展资料,由组委会统一规划、打印输出作品版面并结合收到的实物及视频文件进行布展。如对作品展示有特殊要求,需于作品寄送阶段告知组委会并自行前往布展。
(三)颁奖活动暨展览开幕式
拟于2024年11月上旬举行颁奖典礼,同时宣布大工赛展览开幕。
(四)出版大赛作品集
2024年12月,大工赛组委会编辑《2024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作品集》,作品集刊载各组别获金银铜奖、优秀奖以及特等奖的参赛者作品。获上述奖项的作品每件免费获得一本作品集。
*注:参赛编码含义:
第一、二位数字代表分赛区编号:吉林省的编号为07;
第三位符号代表作品参赛类别编号(A~F);
第四、五、六、七、八、九位数字参赛学生报名时产生的流水号。